作文教学的“最佳路径” ---读管建刚《我的作文教学六讲》有感
发布时间:2020-5-31 21:15:18 浏览次数:234

作文教学的“最佳路径”

    ---读管建刚《我的作文教学六讲》有感

胡晓颖

管建刚执着于、钟情于研究作文教学。他的作文教学自称为革命,他的作文革命的关键点是他的作文教学有鲜明的、坚定的主张。他认为“先写后教  以写定教”才是作文教学的“最佳路径”。

我们常态的作文教学是以“作前指导”为核心的作文教学,有一个基本的假设,学生没有作文的内容,要老师的“指导”才能获得,这个观点深入人心。作文前,指导得越细致,越卖力,学生写出来的作文,越雷同,越没有生气儿,那已经不叫作文,应该叫作业。

管建刚老师“淡化‘作前指导’,强化‘作后讲评’”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出路。没有讲评,使得一次次作文教学由于环节的缺失而断裂,前次习作无法为下次的习作蓄力,没有靶子的作前指导也越来越演变成束缚学生思维的鸡肋。

“重讲评”实际上就是“重学生”。如何讲评?什么样的讲评才是有效的?通过我一次次细品《我的作文教学六讲》发现了有几点至为关键----

一是赏识。“这个词语充满了时代感”,“‘彪悍’这个词用得太好了”,“两位能够用环境来写事,这一点非常重要”……这种实质性激励言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太少了!真正的赏识是一种“精神的仰望”,至少是一种“心灵的平视”。管建刚老师的赏识不仅在好作文中随意拾取,即使常被判为低分的作文,他也能在其中找出些许亮点加以放大,让每一个学生的文字都有机会被全班欣赏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课标中的“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”,让孩子“易于动笔,乐于表达”才可能成为现实。

二是纠错。赏识是前提,是让学生对习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;先不惧,而后喜。解决学生习作中的问题,仅赏识还不够,还需“治病”。品读管建刚老师的课例,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由他命名的病例:“我”病、“然后”病、“开头”病、“我想”病、“重复”病……这些病例不是臆想,而是就地取材于班上学生的习作。这很容易让小作者留下深刻印象。他的纠错的语言与赏识一样,给孩子一种轻松愉快之感,让孩子在欢笑中治愈“文疾”。

三是引领。如果纠错是句段的治疗,引领就是对文篇的引导,管建刚老师的教学中饱含着这种引领的力量。比如从故事的曲折点到情感的曲折点,不仅让孩子关注到情节的曲折,更避免了为曲折而捏造情节,进而关注人的情感世界,这无形中让孩子表达了真情实感,避免了假话、空话、套话。

在这样的作文讲评过程中,孩子们还会逐步树立起读者意识,以读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文,增强修改意识与能力,日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习作观,进而涌现出更多“创造性的表述”。

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深深让我震撼到了,有了“先写后教  以写定教”这个作文教学的“最佳路径”。这个路径颠覆了我以往的作文教学观念,打算在管建刚老师的引领下,另辟蹊径,在我们班进行一场作文教学革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