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崧舟《好的故事》
发布时间:2021-12-14 9:24:53 浏览次数:401

   王老师先出示课后习题一,让学生找到部分与现在写法有区别的词语,又引导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——澄碧、荡漾、错综。接着出示课后习题二,让学生找出证明“好的故事其实是梦境”的依据。整节课多次师生合作有效诵读,保证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。六上第八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,理解课文主要内容。课堂上,王老师使用了四次资料:增长知识、把握意图、了解背景,验证想法。整节课流畅自然,层层深入。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了语文要素,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。

好的故事王崧舟老师

1.读课题

2.出示课后思考与练习一

初读课文时,你跳过了哪些词语?每人汇报一个。

(伽蓝、乌桕、泼剌奔迸、皱蹙等)
提问:现代文学初创时期在什么时候?
大家能在课文中马上找出答案吗?(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)
同学们能够发现出来,说明大家看书非常仔细和敏感。原来这篇文章有特殊的格式,保留了作者写作的时间。
 

既然100年前的词语这样写,我们现在的词语又这样写了,我们可不可以换一换?把老式的词语全部换掉呢?思考可不可以?(不可以,因为这些词语证明了这篇文章是有年代感的,你们也就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)

3. 
(1)解释“澄碧”是什么意思?联系上下文。指的是河水——(澄澈干净)通过联系上下文,我们可以知道澄碧是什么意思。
(2)那接下去解释“荡漾”你觉得荡漾可以联系哪些词语来理解?无论是澄碧还是荡漾,都和河水有关。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好的故事是在哪里看到的?(在水里)
(3)有时候联系上下文不仅仅是看上一个词和下一个词,有时候可以跨越一句话,甚至是跨越一段话。联系两段话,解释“错综”的意思。
这两段话,这两个词“错综”和“交错”告诉我们一篇好的故事就像一篇云锦。

有没有同学看到过“云锦”?借助资料,增长见识。

(1)我闭了眼睛,往后一仰……
(2)我在朦胧中看到一个好的故事……
(3)我仿佛……
(4)骤然一惊,睁开眼……
(5)我无意识地……
(6)我不在小船里了……
(7)趁碎影还在……
这么多的依据就是在告诉我们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梦境,这样的一个梦境用书中的三个字来形容,是哪三个词语?(美丽、幽雅、有趣)
 
5. 梦境在变化。
原来梦境是有颜色的,而这个颜色还会继续扩散。
其实一般人做梦,只能做到黑白梦,是没有颜色的
但是这篇好的故事却是一个有颜色的梦。

在这篇课文中,出现了那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。

那么多的红,红艳艳的,红灿灿的,带给你什么感觉?(和谐、喜庆、美丽、生机等)

 

6. 人们常说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所以梦经常和人们的盼望,希望联系在一起的,所以这个好的梦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呢?(结合阅读链接)

这么长的一段资料,你觉得关键信息在哪一段话?扫描,捕捉,锁定,谁找到了?
(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,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。)
看着这句话,继续寻找关键信息,你觉得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哪个词语?
考你的眼力,也考你的敏感(希望)
原来这个好的故事,就是——希望。
原来这个在水里的,像云锦的梦就是——希望。
原来这个在水里的,像云锦的,如此美丽的,幽雅的,有趣的故事就是——希望。
 
7. 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梦?大家还记得这篇《好的故事》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。之前,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,让大家找一找1925年前后鲁迅先生的生活,谁能不看资料,说一点你了解到有关鲁迅的信息。
静静地看,默默地读。
假如让你从这段资料中寻找一个词语来形容1925年鲁迅的心情。你会找哪个词语?

(苦闷、怅惘、孤独)

查找资料, 就要学会寻找有价值的关键信息。
既然我们了解了1925年的鲁迅,他是苦闷、怅惘、孤独的。那么他做梦的话,应该梦到的是一个苦闷的梦啊,可是他梦见的是一个——

你不觉得奇怪吗?为什么一个孤独的鲁迅,一个怅惘的鲁迅,一个孤独的鲁迅会梦到的却是一个幽雅的梦,一个有趣的梦,一个美丽的梦。

8. 连起来,你觉得这个好的故事,美的梦境象征着什么?寄托着什么?打开作业纸,把你的想象,思考记录下来。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,在昏沉的夜……

 

9. 好的故事不仅属于鲁迅,也属于每个人。无论苦闷,无论怅惘,无论孤独,在未来的人生当中,要永远记住自己好的故事。